生物技术进展杂志

期刊简介

               《生物技术进展》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以传播生物技术前沿科学,引领生物技术发展潮流为目标的学术期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 33-1375/Q,国际统一刊号ISSN2095-2341,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围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刊载生物技术在农、林、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医药、生态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主要设置进展评述、研究论文、技术与方法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相关企业研发人员、海外留学人员等。                

论文投稿当中对实验数据应当如何注意保密

时间:2024-03-11 10:26:09

在论文投稿过程中,对实验数据的保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研究的安全性、合规性以及研究参与者的隐私权。以下是在论文投稿中保护实验数据保密性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 遵守伦理和法律规定:

    • 在处理任何实验数据之前,确保研究获得了所有必要的伦理批准和知情同意。

    • 遵守适用的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特别是关于个人数据的处理。

  1. 数据匿名化和脱敏:

    •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去除能够识别个体的任何信息。

    • 对于无法完全匿名的数据,使用脱敏技术来降低数据被重新识别的风险。

  1. 访问控制和数据存储:

    • 对存储实验数据的系统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

    • 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数据。

  1. 有限的数据共享:

    • 在共享实验数据时,仔细考虑哪些数据是必要的,并尽量避免共享敏感信息。

    • 如果需要共享数据,确保与接收方签订数据共享协议,明确数据的使用和保护责任。

  1. 论文中的保密处理:

    • 在论文中描述实验数据时,避免包含能够识别个体的具体细节。

    • 如果需要在论文中引用敏感数据,请确保使用适当的脱敏方法,并征得相关参与者的同意。

  1. 与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沟通:

    • 在投稿过程中,与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明确沟通哪些数据是敏感的,并解释为什么需要保密处理。

    • 如果编辑或审稿人要求提供更多数据以支持研究结果,考虑提供脱敏或汇总的数据,或者在确保数据保密性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解释和证明。

  1. 数据保留和销毁:

    • 根据伦理和法律要求,制定并遵守数据保留政策。

    • 在不再需要实验数据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安全地销毁数据。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研究人员可以在论文投稿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实验数据的保密性,确保研究的合规性和参与者的隐私权得到尊重和保护。